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似乎正由制造业带领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中复苏;新生产订单不断增加,供应链也开始重新进货。但发生了太多的意外:如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毁灭性的地震与海啸、阿拉伯之春、危及欧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普京再次担任俄罗斯总统、标准普尔指数调低了美国的信用评级等,以及在经济复苏期间,美国出现的史无前例的高失业率(以年度计算)。
新常态:不确定性与变幻莫测
在我们迈入2013 年后,还有更多的局势变化需要把握,例如中国近来趋缓的经济成长以及即将面临的领导班子变换,美国仍然脆弱且步履蹒跚的经济复苏,大部份的欧元区依旧是乌云笼罩,南美洲的贸易战争,日本的持续疲弱,以及印度缓慢却无可避免的崛起等等。
新兴经济体竞争力上升:中国雄踞竞争力榜首
在德勤公布的《2013 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中,中国再度蝉联当前及未来五年最具竞争力国家的宝座,而过去60年全球三大制造业强国—美国、德国、日本仍然在当前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排名中名列前十,其中德国名列第二,美国紧随其后,而日本则位居第十名。
全球经济衰退与欧元危机更加突显出德国与美国在高端制造业上,不但比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相对优势与能力,同时也对国家经济复苏有更多的贡献;不过,尽管人们认为这些发达国家在某些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如研究发展、高技能劳工的获取、健全的法规政策足以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等,他们同时也预期这些国家在五年后的整体竞争力排名会下降,德国跌到第四,美国第五,而日本更是跌出前十名,名列第十二,持续面临几十年来的成本考验降低了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年后最具竞争力国家(地区)的前十名,与当前的排名极为类似,更突显了现今制造业的极度竞争环境;前十名国家(地区)中唯一的改变是印度由第四名上升到第二名,而巴西从第八名上升到第三名。如表二所示,预期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会下跌的国家(地区)数目超过上升的国家(地区),其中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都会跃升到前十名。
从区域的角度来看,还突显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现象。五年后,美洲国家仍然表现出强大的制造业能力,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都还是名列前十五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地区);可是真正的力量无疑已经转移到亚洲,五年后前15大名单中,有十个都是亚洲国家(地区)。但是对欧洲国家来说,却是一个提醒。在欧洲国家为了主权债务危机忙得焦头烂额之际,他们很可能会被新兴经济体迎头赶上,因为这些国家(地区)持续在制造创新的阶梯向上攀升、建立了本土的研发中心、世界级的基础建设以及更先进的制造产能。五年后,在欧洲国家之中,可能就只剩下德国还留在前十五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名单之中了。
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但就数据而言,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从世界各国制造业的发展走向可以看出,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制造业正向以下最新战略趋势发展:
-
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市场的多样化、分散化和个性化,产品的内涵从单一的扩展发展到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
世界制造业调整和转移规模加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制造业产品需求不振,制造业萎靡。美国也在加紧促使制造业回流。制造业的调整和转移的步伐比任何时候都大。
-
制造业的服务化。今天的制造业所考虑的绝不只是产品设计和制造,而应包括从市场调研开始到售后服务直到产品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体现全方位为顾客服务。
-
制造业外包发展迅猛。在欧美“再工业化”、中国制造再临变革、新兴国家“同质竞争”、国际分工继续细分、制造业精益生产和管理的导入下,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在市场和技术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制造业辅助工段外包给更专业的承包商以节约资源、控制成本,专注于核心业务,增强企业竞争力,降低企业用工与管理风险。
-
数字化、全球化、人性化、价值迁移、互联性、服务化业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动力。
-
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制造业所提供的产品必须具有全寿命周期无污染、资源低耗及可回收、可重用的特征,它涉及到环境、社会、经济综合性等问题。